
印度RingingBells公司推出的“Freedom251”近日頻繁被全球媒體“刷屏”,甚至被冠以“全球最便宜智能手機”,并成功登上了中國央視13套新聞報道直播。RingingBells總部位于德里衛(wèi)星城諾伊達,2015年才剛剛成立。
綜合來看,這款名為“Freedom251”的手機有五個突出特點:
1、巨虧的價格戰(zhàn)。“Freedom251”搭載了四核處理器1.3Ghz處理器、4.0英寸屏幕,1GBRAM+8GBROM,最大支持32GB的SD擴展卡,前后攝像頭分別為30萬和320萬,并支持3G網絡。“Freedom251”售價251印度盧比(約合3.66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4元。
不過這款“全球最便宜智能手機”并不是根據成本定價。據深圳資深產業(yè)鏈人士分析認為,按照“Freedom251”硬件配置成本價格在人民幣150元左右,也就是說此定價策略注定是大幅虧損,不排除企業(yè)品牌炒作。
印度手機協(xié)會(ICA)主席莫辛德羅(PankajMohindroo)給Freedom251算了一筆賬:“其材料清單的價值大約為2700盧比,在增加了適用稅項后,分配和零售利潤至少應該為4100盧比,可是該手機只賣251盧比”。。RingingBell創(chuàng)始人莫西特•庫馬爾•高爾(MohitKumarGoel)也承認:“成本為1719盧比(約160元人民幣)”。
2、期貨手機。在上周四線上和線下預售活動啟動后,第一天RingingBell就收到3700萬臺訂單,第二天預定量為2800臺份,在第三天預定總量達到7350萬臺之后RingingBell不得不提前一天結束預約。不過已經預約的印度用戶可能要到2016年底才能拿到手機(RingingBell還存在的話)。RingingBell稱已經有3萬人支付購買費用,公司預計4月開始交付首批手機,整個過程要到2016年底才能結束。
3、政府站臺+補貼。“Freedom251”發(fā)布會竟然邀請到了印度國防部長、議員等多名政要出席,凸顯RingingBells的政府關系運作能力。RingingBells在發(fā)布會上表示,“希望政府能夠在將來對該手機免稅,從而減少20%-30%的成本”。RingingBells也希望在銷售和營銷環(huán)節(jié)省去一筆費用。此次“Freedom251”只在該公司官網上銷售,這將省去35%的成本。
4、抄襲蘋果。Freedom251手機發(fā)布之后因外觀和圖標酷似iPhone而被指責,RingingBells的技術總監(jiān)在接受《印度斯坦時報》采訪時對此反駁稱“蘋果的圖標并未申請專利,這就是為什么他們使用和蘋果一樣軟件圖標”。不過在印度市場,相信蘋果也不會對RingingBells發(fā)起專利訴訟,因為這“沒有什么卵用”。
5、“Freedom251”背后凸顯中國廠商身影。據BBC報道,RingingBells的創(chuàng)始人莫西特•庫馬爾•高爾宣稱手機是印度制造,但展示給媒體的原型卻顯示它是中國制造,他們收到的Freedom251上有被白色油漆涂掉的Adcom字樣。Adcom是德里的一家科技產品進口商,經營產品包括在中國進口和定制手機。而手機系統(tǒng)顯示更是基于基于Android5.1系統(tǒng)優(yōu)化的FreemeOS,后者擁有者為上海卓易科技,其官網顯示已覆蓋全球8500萬用戶,并覆蓋印度,土耳其,羅馬尼亞,孟加拉,俄羅斯,印尼,法國,菲律賓多個國際市場和多語版本。
印度手機市場現(xiàn)狀

截至2015年,印度擁有13.1億人口,數量僅次于中國。印度官方資料顯示,其手機用戶已突破10億,成為全球除中國之外首個達到這個“里程碑”的國家。具體來說,印度手機市場有以下特點:
1、五年前的中國手機市場。盡管智能手機在印度的市場份額一直上升,但IDC數據顯示,到2014年第四季度功能機市場份額仍然占到65%。也就是說相當于2011-2012年左右的中國市場水平,處于智能手機的爆發(fā)啟動時間點。
2.印度用戶對低價手機需求強烈。根據IDC報告:2015年第二季度在中國售出的智能手機中,價格低于100美元的占將近20%,而在印度,價格低于100美元的占到將近50%。GfK移動通信事業(yè)部總監(jiān)孫開曾在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說,“目前印度新機的(平均)銷售價格在60-70美金之間,新機就包括智能機和功能機。”
3、線下渠道主導,但異常分散。IDC報告中稱印度是“線下零售主導”(retaildominatedmarket)的市場,但印度是一個結構相對分散的聯(lián)邦制國家,包括有28個邦(?。?、6個聯(lián)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區(qū)每一個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反映在手機市場,就是線下渠道割裂而分散,并且差異比較大,這與中國手機企業(yè)在國內市場玩法完全迥異,也是中國手機企業(yè)初入印度市場遇到的主要難題之一。
4、電商渠道迅速發(fā)展。根據Google和市場咨詢公司ForresterConsulting在2014年11月聯(lián)合發(fā)布的一份報告,2012年印度的在線購物者總數是800萬,2014年是3500萬,而到2016年則會增長到1億。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曾發(fā)布的報告稱,在2015年第三季度,印度市場上每賣出3部手機,就有1部是通過電商渠道賣出。目前包括小米等中國手機品牌目前都主要依靠印度本土電商銷售。Flipkart、Snapdeal、印度亞馬遜是印度最重要的三家電商平臺,占去了印度電商市場90%左右的份額。
5、強調“印度制造”。在總理莫迪的領導下,印度希望重啟制造業(yè),為此印度政府2015年2月將智能手機的進口稅從6%上調至12%,而對進口手機零部件卻只征收1%的稅。對于中國手機企業(yè)來說,在印度“組裝”成為提高利潤和出貨量的最好方式,包括金立、OPPO、小米、聯(lián)想、華為等都已經或準備在印度設立手機制造工廠。
6、移動互聯(lián)網發(fā)展迅猛。在印度市場,手機普及率遠高于PC,Google工程副總裁JenFitzpatrick曾在今年的I/O2015上說,對于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大部分人而言,智能手機是他們唯一擁有的計算設備。不過與中國市場不同,包括Facebook、GooglePlay等普通用戶都可以接入使用,可以說是完全與國際市場同步。
在售價約合人民幣24元的“Freedom251”手機中,來自上海卓易科技的FreemeOS預裝了包括WhatsApp、Facebook、YouTube、WomenSafety和SwachhBharat等諸多軟件。這或許可以解釋“Freedom251”售價低廉的原因,背后可能是國際互聯(lián)網巨頭的資本推動,也可能是中國企業(yè)希望仿照在國內市場的APP預裝和急活賺錢方式并補貼給手機企業(yè)。
綜合以上分析,隨著中國智能手機增長已至“天花板”,這讓大量中國手機企業(yè)從2014年開始蜂擁向印度目標搶占另一個“10億人口紅利市場”。據IDC報告稱,2015年四季度中國手機企業(yè)已占據印度市場份額22%。

2016年隨著更多手機企業(yè)參與攻城拔地,中國手機品牌何時回搶占印度市場半壁江山,將成為全球手機行業(yè)的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