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蘋果iPhone一度在中國市場成為了身份的象征。放在幾年前,或許你手握一部最新款的iPhone,那么絕對是“高貴”的象征了。但是似乎這種現(xiàn)象在近些年被一家國產(chǎn)品牌所打破。


據(jù)AppleInsider北京時間4月17日報道,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曾設想中國將是該公司下一個大市場,營收甚至可能超過美國。一名分析師在一份備忘錄中表示,過去2年,庫克的這一設想并未夢想成真,iPhone中國市場銷量降低8%至11%,而且不大可能出現(xiàn)反彈。因為在中國市場,人們可選擇的高端旗艦型手機實在是太多了。
瑞銀分析師史蒂文·米盧諾維奇(Steven Milunovich)表示,華爾街分析師之前預期2018財年iPhone銷量將增長15%至60%,但目前蘋果面臨數(shù)個障礙。蘋果iPhone的主要市場——售價高于人民幣4000元的高端手機市場——在中國已“相當飽和”,盡管中國有2億至3億人使用高端手機。
米盧諾維奇還預測,在蘋果公司的當前財年中,其中國iPhone銷量增幅將大致持平,原因是消費者升級換代的時間周期變長,而且來自于中國本土智能手機廠商的競爭壓力正在加大。比如華為在近日推出的華為Mate Rs保時捷版本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
另外,蘋果還面臨中國本土品牌華為的激烈競爭和越來越長的用戶升級周期。受經(jīng)銷網(wǎng)絡不足和低端機型采用過時元器件影響,蘋果iPhone在較小中國城市的銷售也受到影響。除iPhone SE外,蘋果沒有推出價格低廉的新機型,而是降價銷售老機型。但是隨著一眾國產(chǎn)品牌手機的高端旗艦機型的推出,人們的選擇性越來越豐富了。所以說,蘋果還想在中國找回“顏面”這件事,著實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