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移動終端產(chǎn)業(yè)研究所一直緊跟手機、平板等消費類電子市場的發(fā)展,并總結了2015年引領手機硬件迭代發(fā)展的關鍵詞,分別有指紋識別、全網(wǎng)通、AMOLED、Type-C以及深刻影響手機外觀設計、顏值擔當?shù)慕饘贆C身。
需要說明的是,報告基于市場面向國內(nèi)銷售和海外銷售的國產(chǎn)手機品牌,研究中發(fā)現(xiàn)2015年手機品牌對金屬機身的親睞度和實際導入量相比2014年有了質的改變。在前三季度,金屬機身實現(xiàn)了3次重要的飛躍,2016年金屬機身將擴大市場規(guī)模已經(jīng)成為非常確定的趨勢。
不過,CNC加工成本很難下降,這會與手機品牌"高階、低價"構成沖突,因此具有規(guī)模優(yōu)勢、技術優(yōu)勢或者能夠提供代替性解決方案的金屬機身加工廠會在后期競爭中擁有較大的話語權。
一、2015年金屬機身應用盤點——品牌利器
報告選取的手機品牌包括,小米、華為、vivo、oppo、奇酷、樂視、聯(lián)想、ZUK、一加、努比亞、中興、朵唯、金立以及主要面向海外銷售的DOOGEE(道格)和卓普,這十幾家公司在采用金屬中框或者金屬機身方面顯然比其他品牌更為積極。
以上述這幾家手機廠商今年共發(fā)布的61款機型來看,金屬機身機型已經(jīng)達到了23款,占比達到37.7%;24款是金屬中框,占比達到39.3%;采用塑料機身的只有14款,占比為22.9%。
2015年前三季度采用金屬機身的品牌及機型
華為機型系列多、價格從低端到高端全面卡位,一方面狠抓銷量,一方面也在積極塑造華為高端的品牌形象,因此成為國內(nèi)最大的金屬件買家。
具體來看,華為前三季度發(fā)布了從P系列、榮耀系列、麥芒系列再到Mate系列的8款機型,其中有5款機型采用了金屬機身,且是全系列覆蓋,可以說金屬機身在華為產(chǎn)品設計中已經(jīng)成為主流的理念。
華為之后則是步步高系的OPPO和vivo,這是最早在產(chǎn)品端導入金屬外觀結構件的兩個品牌,OPPO今年推的R5和R7、R7Plus都采用了全金屬機身,銷量可觀。vivo方面2015年還沒有全金屬機身的機型,vivoX5PRO是采用金屬中框加雙面2.5D玻璃的方案。
與步步高系一樣主要做線下渠道的金立,今年也有兩款產(chǎn)品S7和M5采用的都是金屬機身。
樂視和奇酷有非常相似的地方,除了跟酷派非常復雜的三角關系之外,這兩個公司都是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在主導,都希望把手機硬件作為一個導流量、黏住用戶的移動入口,也都強調不靠硬件賺錢,要靠軟件服務賺錢。
作為樂視和奇酷亮相手機市場的處女秀作品,樂視超級手機和奇酷手機均把金屬機身作"品牌利器",把自身樹立為真正高配置、低價格的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品牌。
除了上述幾個品牌之外,推出金屬機身產(chǎn)品的品牌還有魅族MX5、努比亞my布拉格、中興Axon天機、中興威武3、聯(lián)想、朵唯傾城手機和道格的2款機型。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小米作為國內(nèi)銷量最大的手機品牌,從年初發(fā)布了旗艦機小米Note之后,就沒有再發(fā)布高端旗艦機,截至目前,小米沒有采用金屬機身的產(chǎn)品。
綜上所述,金屬機身目前仍然是被手機品牌作為打造差異化、高端形象的一個配置。
二、金屬機身實現(xiàn)3次飛躍——高階低價化
雖然業(yè)內(nèi)對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廠商"好打價格戰(zhàn)"有著褒貶不一的說法,但是從2015年手機硬件價格變化來看,這類手機廠商的確帶著一股"殺氣"。帶金屬機身的手機也從近3000元的價格水平被拉倒了1000元的價格水平。
下面兩張圖可以看到,目前帶金屬機身的手機主流尺寸是5.5寸和5.2寸,其中5.2寸的金立S7、OPPOR5和華為P8這些帶金屬機身的機型在年初發(fā)布時價格都在2500到3000元的水平。
到今年4月份,樂視發(fā)布超級手機1Pro時,把2500元這個價格定位的手機硬件配置直接拉升一個臺階,屏幕分辨率從1080P做到了2K屏,尺寸也從5.2寸做到了5.5寸。換句話說,單純靠金屬機身已經(jīng)不足以支撐手機維持高價,若是保持常規(guī)配置,金屬機身手機將在4月份以后往2500元以下,甚至2000元以下機種滲透。
后面市場發(fā)展的確也是如此,到6月、7月發(fā)布的機型,如5.5寸的魅族MX5和5.2寸的華為榮耀7、努比亞my布拉格,全是FHD和金屬機身配置,但價格水平已經(jīng)到了2000元以下,其中魅族MX5定價1799元。
如果說樂視超級手機和魅族MX5是今年金屬機身手機發(fā)展的前兩個飛躍,那第三次重要飛躍的主角非奇酷莫屬。周鴻祎曾說過自己做手機,雖然還沒想出完全免費的辦法,但不想靠硬件賺錢,要給用戶提供性價比突出的手機產(chǎn)品。
所以在今年8月份舉行的發(fā)布會上,奇酷青春版、標配版和尊享版這3款手機都采用了金屬機身。青春版搭載了指紋識別,售價定為1199元,與兩個月前發(fā)布的魅族MX5,在相似的硬件配置基礎上,價格又往下大幅拉低。
這種價格定位有沒有一定的普遍性?同個時期,中興威武3發(fā)布,同樣帶指紋識別和金屬機身,價格做到了999元。
發(fā)布時間 |
機型 |
價格 |
尺寸 |
分辨率 |
機身材質 |
2015年4月 |
樂視超級手機1 Pro |
2499 |
5.5 |
2K |
金屬機身 |
2015年6月 |
金立M5 |
2299 |
5.5 |
HD |
金屬機身 |
2015年6月 |
魅族MX5 |
1799 |
5.5 |
FHD |
金屬機身 |
2015年7月 |
中興Axon天機 |
2699 |
5.5 |
FHD |
金屬機身 |
2015年7月 |
華為麥芒4 |
2099 |
5.5 |
FHD |
金屬機身 |
2015年7月 |
中興威武3 |
999 |
5.5 |
FHD |
金屬機身 |
2015年8月 |
奇酷青春版 |
1199 |
5.5 |
FHD |
金屬機身 |
發(fā)布時間 |
機型 |
價格 |
尺寸 |
分辨率 |
機身材質 |
2015年2月 |
金立S7 |
2499 |
5.2 |
FHD |
金屬機身 |
2015年3月 |
OPPO R5 |
2999 |
5.2 |
FHD |
金屬機身 |
2015年4月 |
華為P8 |
2888 |
5.2 |
FHD |
金屬機身 |
2015年6月 |
華為榮耀7 |
1999 |
5.2 |
FHD |
金屬機身 |
2015年7月 |
nubia My 布拉格 |
1999 |
5.2 |
FHD |
金屬機身 |
高階、低價化一直是手機市場不變的規(guī)律,金屬機身同樣如此,2015年前三季度部分對搶奪市場份額想法強烈,如魅族,或者為了快速擴大曝光率和手機品牌知名度的手機廠商,如樂視和奇酷,在導入金屬機身方面相對來說更加積極、大膽,對其帶來的成本壓力的承受能力也更高。
除了互聯(lián)網(wǎng)品牌,對金屬機身等高端配置導入、采購力度大、積極性高的還有另外一波手機廠商,如道格作為跨境電商的黑馬,在采購高端配件方面相當積極開放,5.5寸FHD、金屬機身配置的DOOGEEF5定價是149.99美元,折合人民幣在1000元以內(nèi)。
旭日移動終端產(chǎn)業(yè)研究所分析預計,2015年第四季度和2016年,采用金屬機身的機型和品牌數(shù)量都會在目前的基礎上有明顯增長,價位在1000~2000元的機種對金屬機身的接受度、熱度會越來越火爆。
三、下一步市場需求--差異化、替代方案
雖然今年CNC加工費用比2014年有大幅的下降,但是CNC加工時長不能壓縮等屬性,造成成本無法持續(xù)性大幅降低,手機品牌為了爭奪市場份額或增加利潤點,一方面會積極推動金屬機身導入中低端機種,使得低成本替代方案受到青睞;另一方面品牌廠商也會不斷要求金屬機身廠商推出新的產(chǎn)品,從而帶來差異化的產(chǎn)品體驗。
從上圖可以看出,目前金屬機身手機已經(jīng)出現(xiàn)同質化的現(xiàn)象,一方面逃不開三段式設計,另一方面顏色非常單一,逃不開銀灰色或銀白色這樣的色彩。
即便都是三段式設計,是采用蘋果那樣的"海帶條",還是中間金屬、兩端塑料,帶給用戶的觀感還是不一樣。中間金屬、兩端塑料,雖然制造難度和成本都相對較低,但是割裂感也更強,手機外觀看起來顯得更加復雜、繁瑣。
色彩方面,樂視超級手機Max和剛剛發(fā)布的蘋果iPhone6s都有粉色系列,這給消費者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對促進銷量顯然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這些非常規(guī)的顏色調色難度非常高,影響良率,需要金屬機身供應商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
能夠給客戶帶來差異化產(chǎn)品的供應商將站在金字塔的頂端,維持較高的利潤水平。
能夠給客戶降低成本的供應商將享受規(guī)模優(yōu)勢,如"壓鑄+陽極氧化"能夠做出類似"鍛壓+CNC"的金屬色澤和質感,但相對后者而言,是成本較低的方案。
總結一下,走過2014年和2015年前三季度,金屬機身完成了市場培育任務;接下來到2016年、2017年上半年,手機品牌對金屬機身的需求會大量放大,這個時間段將要求供應商在差異化或costdown方面有競爭力,金屬機身供應商的黃金時代已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