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屏手機似乎正在成手機行業下一個風口。
如今有消息傳出,蘋果公司也在跟進折疊屏了。
可折疊iPhone或采用全新柔性玻璃
6月15日,海外知名科技博主Jon Prosser爆料稱,蘋果公司正在研發一款可折疊的iPhone原型機。它是由兩塊獨立的顯示屏通過鉸鏈連接組成,并非像三星Galaxy Fold那樣采用一塊可折疊的大顯示屏。雖然是兩個獨立的顯示屏,但Prosser聲稱這兩個顯示屏看起來很像是“一塊屏幕”。

爆料提到,這款可折疊的iPhone在設計語言上和目前的iPhone 11差不多,機身擁有圓潤的不銹鋼邊框,沒有“劉海”,但在顯示屏外側有一個"小小的額頭",用于Face ID。
蘋果在鉸鏈上安裝屏幕,這就避免了三星Galaxy Fold所出現的設計問題,在屏幕上折疊,對屏幕的損耗非常大。
其實,早在2016年,就不斷有傳言稱蘋果一直在研究可折疊設備。
而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的蘋果可折疊顯示屏專利申請就可證明該傳言。這幾年,美國專利商標局就公布蘋果多項具有柔性鉸鏈的可折疊iPhone設計專利。
2016年,蘋果的第一個可折疊iPhone專利浮出水面,使用柔性OLED顯示器和鉸鏈式金屬支撐結構。當手機關閉時,顯示屏的兩部分仍然可以使用。2017年,有傳言稱蘋果將與LG合作開發一款可折疊iPhone。并且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了蘋果的一份可折疊顯示屏的專利申請。2018年,蘋果公司又獲得了一項具有柔性鉸鏈的可折疊iPhone設計專利。2019年,蘋果申請了一款內置加熱元件或顯示加熱功能的可折疊智能手機專利,該專利可以減少手機在低溫下的故障。
今年2月,蘋果公司獲得另一項可折疊設備的專利,該設備帶有一個鉸鏈機構,利用可移動的襟翼來防止折疊時顯示屏出現折痕或損壞。
今年3月的一項專利描述了一種設備,該設備具有兩個獨立的顯示器,可以將它們放在一起以創建一個帶有鉸鏈的可彎曲設備。這項專利的措辭似乎表明,蘋果可以創造一個單一的可彎曲的設備,由兩個顯示器組成,彼此之間無縫溝通。
去年,蘋果公司的玻璃供應商康寧曾表示,蘋果可折疊手機應該在幾年內準備就緒,它的顯示屏具有超越其他品牌的獨特優點。
康寧稱,不同于其他可折疊手機使用基于塑料的顯示屏,蘋果公司即將推出的可折疊iPhone采用全新的柔性玻璃,“這種顯示屏比其他的更為耐用。”
瑞銀(UBS)在2019年8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蘋果正在“穩步研發可折疊屏技術”,首先是iPad,然后是iPhone,這項技術至少要等到2021年才能進入成熟期。
不過,對于蘋果跟進折疊屏手機市場,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則有不一樣的看法,孫燕飚表示,從三星第二代折疊屏手機出現熱銷可以看出,很多高端用戶喜歡折疊屏手機,三星的屏幕鉸鏈技術得到了突破,解決了初代出現的問題,若蘋果跟進折疊屏手機市場將會率先采用三星的屏幕。
多個細分行業或集體爆發
今年2月,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告指出,在三星、華為等廠商的引領下,全球可折疊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從2019年的不足100萬部增長到2025年的1億部。
該機構副總監Ville-Petteri Ukonaho表示:“可折疊手機將是未來十年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
另一位總監Ken Hyers補充說:“2019年三星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可折疊智能手機廠商,其次是華為。三星是美國等西方地區的佼佼者,而華為則專注于中國的本土市場。摩托羅拉和TCL等品牌將在2020年推出自己的全新機型,并希望搶占一部分可折疊智能手機市場。到2025年,包括蘋果在內,每個主要市場玩家都應該擁有可折疊產品組合。”
業內人士表示,可折疊手機極有可能是智能手機行業的下一個爆發點,而小小的折疊屏有望帶動面板減薄、UTG(超薄玻璃)、顯示屏、鉸鏈、蓋板、液態金屬等多個細分行業的爆發。
以UTG(超薄玻璃)為例,天風證券認為,折疊手機的難點在于一體的折疊屏,折疊屏上游材料中柔性材料難度較大,特別是蓋板材料,屬于高壁壘高價值量環節。UTG(超薄玻璃)或成為重要的新方向,2020年有望被部分機型采用,后續滲透率將持續提升。玻璃減薄是UTG產業鏈中兩個核心環節之一,市場空間將提升。
隨著可折疊手機人氣漸旺,折疊屏產業鏈的上市公司也漸漸浮出水面。
折疊屏產業鏈概念股:
1)材料:PI膜、阻隔膜、ITO導電膜、靶材、玻璃基板、OLED發光物等等原材料。個股包括濮陽惠成、國風塑業、東材科技、丹邦科技、三利譜、隆華科技等。
2)相關設備:包括激光加工設備、檢測設備、模組加工設備、貼合設備等。相關個股包括聯得裝備、智云股份、錦富技術、大族激光、精測電子、勁拓股份等。
3)柔性電路:生益科技、丹邦科技、中京電子、超華科技。
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
同興達:公司主要從事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中小尺寸液晶顯示模組。公司產品涵蓋了COB、TAB、COG等LCD模塊產品,TFT、CSTN等彩色LCD顯示產品,以及OLED顯示產品。
長信科技:公司專注于平板顯示真空薄膜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致力于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真空薄膜技術”在平板顯示行業的應用,是平板顯示行業上游關鍵基礎材料的專業供應商。主導產品包括液晶顯示(LCD)用ITO導電玻璃(主要是TN/STN-LCD)、觸摸屏用ITO導電玻璃、手機面板視窗等三大類產品,并在OLED的應用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技術儲備。
有研新材:公司旗下的有研億金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高純金屬濺射靶材制造企業,膜材料是實現柔OLED性的關鍵,而靶材是電子薄膜材料主要原材料。
聯得裝備: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平板顯示模組廠商,產品質量優異,與富士康、歐菲光、藍思科技等知名顯示面板廠商合作關系密切。
惠程科技:三星在CES2014上首次小范圍展示了可折疊柔性屏幕,其基礎材質仍將是塑膠基板(PlasticSubstrate)和類聚酰亞胺膜(Polyimidefilm),公司投資3億元增資控股子公司長春高琦用于建設聚酰亞胺纖維大規模產業化項目。
華映科技:公司投資的顯示材料實驗線就包含了OLED技術研發、人才培訓等,公司未來將視OLED技術進展及市場狀況積極布局OLED相關產業。
京東方:公司OLED產品已經量產出貨。2014年10月,京東方簽約擬在成都建設6代LTPS(低溫多晶硅)/AM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生產線項目,將生產高端手機顯示及新興移動顯示等產品。一期項目2017年投產。公司擬投資245億元在成都上馬6代LTPS/AMOLED生產線二期項目,主要生產AMOLED柔性中小尺寸面板。
萬潤股份: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向三大混合液晶廠商Merck、Chisso及DIC提供TFT液晶單體的廠商,同時也是國際液晶龍頭Merck液晶單體的唯一供應商,受益于Merck液晶單體的外包。預計15年將是混晶廠單體業務外包比例提升的第一年,未來兩年內,公司將持續受益產業細分趨勢。OLED材料有望成為萬潤股份顯示材料新的利潤增長點。
歡迎大家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