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面板產業(yè)快速發(fā)展。據初步統計,中國已建和計劃建設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已經高達15條以上,成為僅次于韓國的全球第二大面板產能生產基地。與此同時,國內也正加大在“下一代顯示技術”AMOLED上的投資布局。隨著以京東方、和輝光電等為首的中國企業(yè)的AMOLED面板生產線逐步量產,成功實現國產化,這或將有效打破現在韓國面板廠商的壟斷格局。
據了解,AMOLED面板因其優(yōu)異的色彩飽和度、對比度與反應速度,已經被視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及智能移動設備面板的首選。2015年全球搭載AMOLED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已達2.5億部。專家預計至2020年,AMOLED面板需求面積年復合增長率達40.7%。
不過,在這個產業(yè)的重中之重的要素--產業(yè)鏈,目前國內在AMOLED技術上的產業(yè)鏈并不完善,許多原材料仍需依賴進口。這也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國內平板顯示產業(yè)的未來發(fā)展。無疑,接下來國內廠商需要盡快在產業(yè)鏈方面彌補其短板。
不過這兩年,得益于政府對面板產業(yè)的重視和資金支持,國內的面板廠商在AMOLED等面板前沿技術方面一直處于追趕狀態(tài)。一邊把成熟的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和盈利能力,一邊積極投入下一代技術的開發(fā)與生產線建設,從而實現滾動發(fā)展。國內本土面板廠商的發(fā)展壯大,一方面能夠更好滿足內需市場,另一方面也將對韓國臺灣等海外面板廠商帶來挑戰(zhàn)。
據悉,以京東方、華星光電和龍騰光電等面板大廠已經不斷提高上游配套的國產化采購比例,希望能夠支持國產配套產業(yè)發(fā)展。同時,東旭光電已經和京東方簽署了為期5年的戰(zhàn)略合作協議,全面進入了京東方的供貨體系,共同促進液晶面板生產設備的國產化。
目前。以傳統TFT-LCD為主的平板顯示產業(yè)已經進入成熟階段,而AMOLED面板制造技術的顯示話語權的爭奪之勢已越演越烈。國內面板廠商近年來在AMOLED等新一代顯示技術上開始加大布局,以搶占先機。京東方2013年11月5.5代AMOLED生產線在鄂爾多斯投產,2014年10月又宣布在成都投建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維信諾、天馬微、TCL、信利等也都在積極投資AMOLED面板生產線。這些行動表明,AMOLED面板的國產化之路已經越來越通暢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