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開年的一系列假期影響,臺灣股王大立光(3008.TW)三月份營收迎來強勁增長,4月5日大立光發(fā)布三月份營業(yè)額報告,合并營收為39.24億元新臺幣(約人民幣7.83億元),創(chuàng)歷年同期新高,相比去年同比增長達38.45%,相比上月同比增長更是高達50%。
受此影響,大立光2015年第一季合并營收順利突破100億元新臺幣,達105.67億元新臺幣(約人民幣21.1億元)。較去年同期68.37億元新臺幣(約人民幣13.65億元)同比增長達55%,為歷史第3高紀錄,僅次于2013年第4季的168.9億元新臺幣(約人民幣33.73億元)與2013年第3季的120.9億元新臺幣(約人民幣24.14億元)。
產品出貨量比重方面,綜合前三月數據來看,以8M產品占比最高達40~50%,其次10M以上占比約為20~30%,另外,1M含HD及5M比重維持在10~20%,而低階鏡頭則在個位數以下。據《手機報》了解,大立光目前在臺灣的臺中、桃源以及的大陸的東莞,蘇州布局有生產基地。
與此相對應的是,CINNOResearch中國智能手機銷量監(jiān)測統(tǒng)計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市場1300萬后置攝像頭的市場份額持續(xù)提升,第一季度市場份額達到41.1%,環(huán)比增加2.2%。
同時,前置攝像頭的配置也在大幅改善,配備8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已經達到7.8%,相比上季度增加了4.5%。
而前置攝像頭配置低于200萬像素(含無前置攝像頭配置)的智能手機份額從2014年第四季度的44.2%下降至2015年第一季度的36.5%,大幅降低7.7%。做為最重要的銷售市場,這一系列數據正好契合了大立光出貨量方面的變化。
臺灣股市元大投顧研究員蒲得宇表示,大立光首季營收剛好達到其預估值,雖然大立光傍靠蘋果供應鏈體系,但由于第二季蘋果無新品發(fā)布,第2季的營收主要關鍵在非蘋果陣營。
而CINNOResearch的數據顯示,3月份國內智能手機銷量約為2725萬臺,同比下跌15.4%,相比2月份春節(jié)期間回升34.5%。整體而言,2015年第一季度國內智能手機銷量整體同比下滑18.7%,國內智能手機年度成長或將不如預期。預估2015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保有率將提升至75%,而新增智能機的銷量將有一半來自于換機需求。
受上述原因影響,蒲得宇表示市場近期會重新修正大立光今年營運目標,第2季將從134.72億元新臺幣(約人民幣26.9億元)下修到120~125億元新臺幣(約人民幣23.96億元—24.96億元)。
但是,臺新投顧協(xié)理黃文清指出,大立光的長遠增長是可以預期的,畢竟,智能機的像素在持續(xù)升級,蘋果下半年還有新機推出,隨著產業(yè)進入旺季,相信大立光營收也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不過,大立光更大的挑戰(zhàn)可能還不止于此,大陸的舜宇光學也在沖擊大立光電的根基鏡頭業(yè)務。據舜宇光學發(fā)布的2014年財報顯示,以鏡頭為主的光學零件業(yè)務收入達15.92億元人民幣,毛利率約為26.7%,較2013年的24.6%有所提升,而據旭日移動終端產業(yè)研究所在業(yè)界調研了解,舜宇鏡頭2014年產量一直在穩(wěn)步提升,市場占有率也在提高,這無疑將會對大立光在大陸市場形成沖擊。